〖壹〗、瀑布范仲淹 〔宋代〕迥与众流异,发源高更孤。下山犹直在,到海得清无。势斗蛟龙恶,声吹雨雹粗。晚来云一色,诗句自成图。译文瀑布与平常的溪流不同,它是从大山高处倾泻而下,卓尔不群。从大山高处倾泻而下的时候何等气势,流入大海时不知是否能保持自己的清直不污。那气势仿佛蛟龙恶斗,发出的隆隆的粗响声好似下冰雹。
〖贰〗、《小猴子下山》:《小猴子下山》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下册中的一篇文章,作者是和庄。该文讲述了小猴子在下山途中先后经过玉米地、桃树、瓜田,并遇上了一只小兔子,最后一无所获回家的故事,通过学习该文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,要有始有终的道理。
〖叁〗、此诗是中唐时期诗僧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。原文:松下问童子,言师采药去。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处。译文: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,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。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,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。
〖肆〗、尧阶未曾识,谁信平生忠。恨不当际会,预为执鞭僮。劳歌下山去,怀德心无穷。作者简介(陈陶)陈陶(约公元812—约885年):字嵩伯,号三教布衣。《全唐诗》卷七百四十五“陈陶”传作“岭南(一云鄱阳,一云剑浦)人”。
〖伍〗、“黄昏半在下山路”出自唐代綦毋潜的《过融上人兰若》。“黄昏半在下山路”全诗 《过融上人兰若》唐代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,窗外无人水鸟飞。黄昏半在下山路,却听钟声连翠微。作者简介(綦毋潜)綦毋潜(692-749),字孝通,虔州(今江西南康)人,唐代著名诗人。
〖陆〗、谁教冷泉水,送我下山来。“六百日’’当中,人山“十二回”,应该说频率够高的了。可见得他对灵隐寺一带是非常感兴趣的。另有一诗《灵隐寺》云:一山门作两山门,两寺元从一寺分。东涧水流西涧水,南山云起北山云。前台花发后台见,上界钟声下界闻。遥想吾师行道处,天香桂子落纷纷。
本文来自作者[cj0AwA9]投稿,不代表天平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godnf.cn/adqd/202508-1599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天平号的签约作者“cj0AwA9”!
本文概览:〖壹〗、瀑布范仲淹 〔宋代〕迥与众流异,发源高更孤。下山犹直在,到海得清无。势斗蛟龙恶,声吹雨雹粗。晚来云一色,诗句自成图。译文瀑布与平常的溪流不同,它是从大山高处倾泻而下,卓尔不群。从大山高处倾泻而下的...
文章不错《容城买菜团购(容城买菜团购群微信)》内容很有帮助